• 中国外贸增长长期向好
  • 发布时间:2017/6/8 10:47:09 来源:国际商报网
  • 今年1~4月,中国外贸进出口继续延续去年以来回稳向好的势头,实现较快增长。未来一段时期内,有利于进出口的内外因素仍将改善,进出口仍将增长。

    根据海关统计,按人民币计算,4月进出口总额22204.76亿元人民币,环比下降4.1%,同比增长16.2%;出口12413.92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0.2%,同比增长14.3%;进口9790.84亿元人民币,环比下降8.9%,同比增长18.6%。按美元计算,4月份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3219.60亿美元,环比下降4.5%,同比增长9.7%。其中出口1800.04亿美元,环比下降0.3%,同比增长8.0%;进口1419.56亿美元,环比下降9.4%,同比增长11.9%。实现进出口盈余380.48亿美元。

    1~4月累计,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8.4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3%。其中出口4.57万亿元,增长14.7%;进口3.85万亿元,增长27.8%;顺差7150亿元,收窄26.2%。按美元计算,1~4月,中国进出口总额12221.4亿美元,同比增长13.6%。出口6627.4亿美元,同比增长8.1%;进口5594.0亿美元,同比增长20.8%;累计贸易差额1033.4亿美元。

    进出口按人民币计值同比增速高于按美元计值,说明人民币在过去一年内相对美元有所贬值,贬值将近6%。

    今年1~4月,中国进口同比增长速度均快于出口,分别为9.3、39.6、4.0和3.9个百分点。这种趋势如果长期持续下去,可能会导致中国长期以来的贸易顺差格局出现逆转,但也有利于中国实现货币自主,减缓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对国内经济的冲击。不过1~4月,进口增速高于出口的差额总体上持续收窄,因此进出口盈余逆转的忧虑短期内还不会变成现实。

    从商品结构看,中国出口在两个方面保持较大优势。一是技术出口不断增强;1~4月,机电产品出口2.64万亿元,增长14.1%,占比57.7%,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中汽车、船舶、手机和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等分别增长27.5%、20.0%、17.9%和13.8%。二是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地位牢不可破。中国纺织服装等7大类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出口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增幅达12.2%(出口额9151.6亿元)。这一点与绝大多数经济预测背道而驰,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劳动力在国际竞争中的强大竞争优势,中国未来即使人口红利不再,劳动力红利仍将长期保持。

    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进出口4.75万亿元,增长21.6%,占全国外贸总值的56.5%,比去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一般贸易增速较快,占比提升,可以在同样的出口额当中获得更多的贸易附加值,这既反映了中国企业面对国际市场扩张乏力的应对,也反映了中国资源禀赋质量的总体提升,还反映了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上的跃升。

    按地区国别分析,4月份,中国对美国、欧盟、日本等传统市场出口分别增长17.8%、13.5%、13.2%,但是同比增速有所收窄。其中,中国对美国、欧盟和日本的出口额同比增速分别为11.73%、4.03%和13.26%,分别比3月份下降约8.0、14.6个百分点和上升4.8个百分点,分别拉动总出口额同比增速约2.14、0.64和0.83个百分点,共同对出口额同比增速的贡献率为40.4%。中国内地对东盟、香港和韩国的出口额同比增长率分别为5.27%、0.75%和-15.30%,分别拉动出口额同比增速约0.69、0.03和-1.77个百分点,对出口额同比增速的贡献约为30%。对俄罗斯、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快速增长,1~4月增幅分别达到29.4%、32.5%、16.7%和15.1%。

    多因素促使我国进出口较快增长

    总体上,1~4月,中国进出口较快增长有内外两方面原因,其中内因为主,外因为辅。

    内因方面:一是外贸政策效应逐步显现。去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相继出台一系列促外贸、稳增长、调结构的政策措施。商务部会同各部门和各地方政府听取企业呼声,狠抓政策落实,解决企业实际困难,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二是受供给侧改革影响。在国家供给侧改革的推动下,企业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步伐,着力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标准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企业创新能力增强,动力转换加快。另外,国家供给侧改革导致的国内企业周期性补库存也是促进进口大幅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

    外因方面:一是国际市场缓慢稳定复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4月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将2017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测值由1月份的3.4%提高至3.5%。4月份,摩根大通全球综合PMI指数与上月持平,达到53.7%,保持在扩张的区间内。美国商务部日前公布,美国4月个人支出比前月增长0.4%,为去年12月以来最大涨幅,预估为增加0.4%。该指数反弹表明今年第二季度美国内需稳健。从5月闭幕的第121届广交会情况来看,到会境外客商19.6万人,同比增长5.9%,客商数量达到4年来春交会最好水平,出口成交300.2亿美元,同比增长6.9%,客商和签约实现双增长。以上几方面均可反映全球经济复苏状况有所好转。二是人民币贬值效应凸显。相比去年同期,4月人民币对美元平均价同比贬值约5.9%,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今年以来出口额同比继续较快增长,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冲国内生产成本上涨导致的比较优势下滑。三是大宗商品进口价格上升。1~4月,中国原油、铁矿砂、天然气、钢材、铜精矿等10类大宗商品(占同期进口总额的24.5%)进口价格上涨4.5%~96.3%,拉动进口增长12.4个百分点。4月份,中国主要进口商品的进口金额同比上涨率约为27.2%,拉动进口总额同比增速约7.9个百分点。其中,主要进口商品的进口数量同比增长率约为1%,拉动进口总额同比增速约0.47个百分点。可以推算,大宗商品进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价格上涨,数量提升影响很小,并不能充分支撑经济复苏。中国是大宗商品的净进口国,进口价格上涨短期看可能会损害中国的利益。但是长期来看,受国际市场大循环的影响,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将推动世界经济的复苏并促进中国的出口。不过,4月份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反弹幅度显著下滑,CRB指数同比上涨率为3.39%,比3月下降约6个百分点,导致4月进口额同比增速下滑。

    进出口贸易增长趋势不变

    进出口贸易仍将持续增长,盈余幅度虽有波动,仍将扩大,外贸压力继续缓解。但是受制于经济周期性因素,二季度外贸增速可能回落。

    全球经济温和复苏仍将持续,国内供给侧改革不断深化,中国进出口潜力不断加深,进出口基础不断夯实。

    长期来看,全球经济仍然面临较大风险。放眼全球,各主要经济体的核心矛盾一个都没有解决,当前的经济复苏主要属于反弹性质,持续时间存疑。全球金融市场的波动将干扰经济主体的预期,中国外贸下滑是否会缓解仍需观察,人民币贬值压力仍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