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3月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2个月中国进出口总值6.18万亿元,同比微降0.8%。其中,出口3.5万亿元,增长0.9%,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进口2.68万亿元,下降2.9%。总体而言,外贸实现平稳开局。 更大的底气和信心来自于3月5日提请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明确提出“进出口促稳提质”“继续发挥稳外贸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释放出进一步做好外贸工作的积极信号。 面对外贸发展所面临的诸多压力和挑战,在今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表示,要从稳规模、优结构入手,保住基本盘。 全国两会召开期间,不少代表委员纷纷聚焦稳住外贸基本盘议题,在各自关注的领域履职尽责、建言献策,从中能深刻感受到他们对中国外贸稳步向上趋势的信心与决心。 以政策支持稀释不利因素 增强外贸发展韧性和活力 当前,全球经济衰退风险上升、外需增长持续放缓已成为外贸稳增长面临的最大压力,部分行业需求疲弱、订单不足。着眼未来,代表委员普遍认为,开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稳外贸政策举措,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释放了明确信号,中国外贸面临的许多不利因素正逐渐稀释。 全国人大代表、海关总署广东分署主任李魁文表示,在对外开放一系列重大举措带动下,区域经贸合作持续深化、国际“朋友圈”扩围升级、跨境电商蓬勃发展等都为推动中国外贸稳步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对中国今年的外贸判断是相对比较乐观的。”全国人大代表、辽宁大学校长、著名经济学家余淼杰说,今年外贸依然是拉动经济增长强劲的“火车头”,进出口总额保守预计能够达到48万亿元,甚至可能跨过50万亿元门槛。增长亮点源于“一带一路”合作,中国对沿线国家货物进出口额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稳定在1/3左右。 “防疫政策优化调整后,‘中国供给’的发动机已开始全部启动。在未来的改革中,我们如果能够通过高质量的供给创造有效的需求,相信外贸前景依旧向好。”余淼杰说。 这与今年前2个月的外贸数据互为印证——前2个月东盟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与东盟贸易总值为9519.3亿元,同比增长9.6%,占外贸总值的15.4%;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2.12万亿元,同比增长10.1%;对其他RCEP成员国合计进出口1.91万亿元,同比增长3.1%。 推动进出口稳中提质,在便利化机制方面仍有很多文章可做。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信保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曙光说,今年,中国信保将进一步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助力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具体举措包括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更好地服务支持内外贸企业发展;围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积极做好产业链稳链拓链工作,着力提升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加大承保支持力度,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等。 李魁文说,下一步,要根据政府工作报告作出的部署要求,持续推进稳外贸促外资工作的落地落实落细,帮助企业抓订单、拓市场、解难题,进一步压缩货物口岸通关时间,充分释放原产地、减免税、“经认证的经营者”(AEO)等政策红利,推动与各国贸易取得新的更大进展。 以巩固出口新增长点 推动外贸稳中提质 2022年,以“新三样”——电动汽车、光伏产品、锂电池的出口为代表,中国高技术、高附加值、引领绿色转型的产品成为出口新增长点。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前2个月外贸“新三样”之一的汽车延续去年的良好势头——据海关统计,汽车出口968.3亿元,同比增长78.9%。 全国人大代表,奇瑞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表示,2022年中国成为仅次于日本的世界第二大汽车出口国,汽车出口远大于进口。目前,日韩政府在中国汽车主要海外市场所在国家均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日韩汽车企业因此享受更多的优惠政策,竞争优势非常明显,中国汽车品牌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而在海外市场,在进口国对所有国家汽车关税一致的情况下,中国汽车品牌则占有一定优势。 在此背景下,尹同跃提出两点建议:一是目前中国进口的整车基本是高端小众车型,建议相关部门研究进一步降低整车进口关税,以便争取更加互惠的贸易政策,降低关税壁垒。二是相关部门加速与中国汽车出口主要市场所在国家和地区签订贸易协定等,制定与汽车有关的关税政策,特别是拉丁美洲南方共同市场(南共体)、墨西哥、南非、欧洲国家。同时推进与已签订自贸协定国家的第二阶段谈判,将汽车纳入协定目录,加快汽车产品关税互减的进程。外贸“新三样”之一的光伏的出口同样是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智能终端、半导体显示、新能源光伏是TCL布局的三大核心产业。在全国人大代表,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看来,在光伏产业领域,从现状可以看到中国企业未来在产业引领全球化中的必要性和必然趋势。 “当前,中国的光伏产品占全球产出超过90%,在全球节能减碳、绿色发展的大环境、大背景下,全球对光伏产业市场的需求增长非常快。中国企业加强全球化布局来支撑企业自身的发展,这是一个大趋势。TCL在做积极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李东生说。 李东生还强调,近年来经济全球化受到很大的干扰,中国单纯将产品卖到海外市场越来越困难。同时,大部分国家希望制造业回归,能够在本国生产更多的产品,对国外进口的产品设置的关税壁垒很难再降低。“因此,中国制造业要想在全球取得更高的市场份额,必须实现自身的产业链供应链全球化。这样才能够真正参与全球经济循环,才能够在新的经济全球化格局当中抓住更多的机会。” 以培育新模式新业态激发外贸新动能 作为中国外贸新业态之一,跨境电商近年来为外贸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2.11万亿元,同比增长9.8%。去年年底,国务院批复同意在廊坊等33个城市和地区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至此,中国跨境电商综试区扩至165个。 尽管近年来跨境电商发展迅速,“但中国在外贸新业态的发展上仍面临一些挑战”。全国政协委员、恒银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江浩然直言,跨境贸易数字基础设施投入相对不足、海外仓等缺少公共服务网络、仓货互相“看不见”影响跨境物流成本,进而影响供应链安全与稳定。 为此,江浩然表示,在战略层面,建议相关部门统筹建立海外仓政企混合基金,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网络运行体系,进一步降低跨境电商物流成本。在规则层面,建议相关部门支持国际贸易规则与数字化接轨,在国内外市场推广建设“商业+政务”服务一体化的政企合作数字系统,并及时提供政企合作数字系统相关培训。在产业层面,建议在出台各种补贴、税收和便利措施时,优先扶持中国跨境电商平台企业,支持将中国的数字贸易监管经验复制到海外拓展业务之中,同时保护中国企业正当权益。 对于全力支持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健康快速有序发展,李魁文建议,持续深化改革,以企业通关需求和产业特色为导向,优化监管模式,支持和培育本土特色优势产品通过新兴业态出口推动贸易新业态高质量发展。在跨境电商方面,做好各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方案的有效实施,形成“跨部门协同配合、跨关区分区协作”的合力,优化跨境电商营商环境;在市场采购方面,加强市场主体准入和分类管理,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联合惩戒力度,促进市场采购贸易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