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速培育外贸增长新动能
  • 发布时间:2017/8/14 10:54:08 来源:国际商报网
  • 尽管上半年中国外贸创下2011年下半年以来的半年度同比最高增速,但是实现全年外贸回稳向好还需持续推动新旧动能加速转换。分析人士称,下一步可着力于释放民营外贸企业发展活力,催生更多外贸新模式;推动多双边投资,使投资对外贸的带动效应更为凸显。

    今年上半年,中国外贸创下2011年下半年以来的半年度同比最高增速,但是实现全年外贸回稳向好的目标还需持续推动新旧动能加速转换。受访专家表示,下一步可着力于释放民营外贸企业发展活力,催生更多外贸新模式,为外贸发展注入内生动力。同时,应积极推动多双边投资,使投资对外贸的带动效应更为凸显。

    释放民企发展活力

    从出口经营主体来看,上半年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达5.02万亿元,同比增长20.6%,占中国进出口总值的38.2%。作为外贸排头兵,民营企业引领着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外贸综合服务等外贸新模式的发展,是提供外贸新动能的重要源泉。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当前不少民营外贸企业由于资金压力,面临生存与创新的两难选择,影响外贸结构优化。政府下一步可通过金融创新为民企注入更多发展活力,为外贸发展新动能的持续释放提供保障。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此前表示,当前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多为10%~15%,这对中小型民营企业来说是不小的负担。郭田勇认为,发达经济体多已建立了符合本国国情的中小企业特殊融资机制,金融机构可利用政府资金扶持,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便利。中国目前尚未形成系统的中小企业融资法律体系,对外贸的金融支持举措难以实现制度化。

    郭田勇建议,有关部门应尽快完善金融配套服务体系,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民企的信贷支持,利用互联网大力发展普惠金融,为符合条件的民企拓宽融资渠道。同时,外贸领域的金融多涉及资本跨境流动,面临较多管制。“各大银行在跨境金融、跨境支付等方面应加大对民企的服务力度,对企业的收汇方式、结汇及售汇时间进行指导,助其规避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

    以投资培育外贸新动能

    近年来,中国的对外贸易区域日趋集中。上半年,中国对欧盟、美国和东盟的进出口总额之和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41.4%。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经济学教授张锐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地区分布相对集中,增加了外贸发展的不稳定性。“通过拓展双边和多边投资,不仅能为贸易提供新动能,还有利于营造更多元化的经贸合作关系。例如通过深化金砖合作及南南合作,拓展与发展中经济体及新兴经济体的贸易合作,能有效提高外贸对外部风险的抵抗力。”

    张锐指出,日本的对外投资曾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迎来高速增长期,其中电子仪器及家电等领域的投资产生了明显的出口带动效应,使日本的相关产品迅速在东道国市场上占据了主导地位。目前,“一带一路”倡议正是促进多双边投资的重要契机。张锐建议,政府应尽快建立“一带一路”国际投资项目库,充分发挥投资对外贸的拉动作用。“国家发改委已经在制定详细的管理办法,涉及投资门槛、投资监管、政府支持办法、金融跟进等具体内容,尽快建立规范、全面的重大投资项目储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