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企出海:以质取胜正当时
  • 发布时间:2016-6-20 9:55:44 来源:商报网
  • 中国企业“走出去”正呈现量质齐增态势。今年一季度,中企并购交易金额达1010亿美元,逼近去年全年1090亿美元的交易纪录,发展速度非常快。“全球金融数据提供商迪罗基公司最新数据显示,中国是一季度全球跨境并购中的最大收购国,占有30%的市场份额。”在日前由北京市商务委、北京市贸促会、北京国际商会、北京经济技术合作协会共同举办的“促北京企业‘走出去’”系列培训会上,中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海容介绍说。

    值得注意的是,中企“走出去”“大而不强”依旧备受诟病,量增持续,“质变“是否在悄然发生?

    在本次培训会上,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的几位业内代表均表示,出海企业体量有别,虽然仍有一些处于“摸石头”过河阶段,但不少出海的中企在业务结构乃至在完成高难度并购的能力方面,已经与国际先进水平持平。

    对标国际一流水准

    中企在“走出去”过程中正越发成熟。“经过多年积累,他们已经非常国际化,交易复杂性与国际上一流交易在同一水平。”李海容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桩中国上市公司收购纽交所上市公司的并购案,其大股东是香港联交所的上市公司。案件对交易各方的构成而言是非常复杂的,并非通过协商即可,它必须同时符合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及美国的交易规则和法律。”在中国,要获得发改委、商务部门的备案及外汇登记,中国证监会及交易所的审核,以及商务部对反垄断及战略投资的审查;在中国香港,要获得联交所的无异议函以及交易对方的股东大会通过;在纽交所,该并购则涉及上市公司私有化问题,需得到特委会等机构的审批。

    “交易程序也很复杂。”李海容说,其中涉及的中介机构很多,三个交易方各有自己的中介机构。作为收购方的中国企业的中介机构就包括境内券商、境内律师、境外律师(涉及中国香港、美国、开曼群岛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律师)、境内外会计师、评估师等。而且三方之间程序并非平行,需反复协调、相互配合。但这家中国企业的表现非常好,进程有条不紊,与国际上那些很成熟的跨国企业相比,并无二致。“企业进步很快,在‘走出去’过程中会与很多知名国际机构合作,如美林、高盛这样的投行以及国际知名律所等。在具有国际并购经验的中介机构的协助下,项目从项目选择、收购模式、收购架构、融资模式等方面均会采用国际尖端做法,促使中国企业在一个个项目中迅速成长起来,这也无形中增强了自身能力。”李海容说。

    企业求知若渴

    从数据上看,中企海外掘金的态势正猛。其中不少企业十分低调,从品牌和技术入手,深耕海外市场,正逐渐脱下大而不强的外衣。北京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协会会长杨青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很多人吐槽中企走出去能力不强,实际上,质变已悄然发生。比如,长城机械收购德国铣车场就是一例。与一些海外并购不同,他们的班底是“原封不动”的,即长城机械获得控股权,管理和技术人员仍然来自德国本土。“在强大的本土化管理文化中,这些员工并没有被‘剥离’的感受。”杨青说,正因为掌握了控股权,这家公司获得了核心技术;正因为“原封不动”,这种技术的更新是源源不断的,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

    这样的例子并不鲜见。北京城建集团也是近年来“走出去”的一匹黑马。该集团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除了此前较为熟悉的发展中国家,该集团还把“走出去”的目光投向了发达国家,相关建设项目正在落实中。“‘一带一路’倡议让我们获得了更多发展机遇,前景看好。同时,简政放权也让我们得到了实惠,审批环节精简了。比如,外汇登记事宜只联系银行而不必再跑一趟外汇局了。”但该负责人也表达了对“知识不足”的忧虑,“正因为走得快走得好,之前的知识储备明显不足。我们急需更加专业、细化和来自微观层面的指导,在相关市场调研方面加力。北京贸促会举办的培训活动切实助企业解渴了,我们希望能多参加这样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