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所形成的“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加工贸易模式,其实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看作是一种“自行车经济”:没有大出,就没有大进,明知加工组装的订单获利不多,但是,如果没有订单,则企业就更难维持。 相比较同样走过这条加贸之路的日本,有两点需要格外注意:一是目前中国经贸的规模比50年前的日本大得多,即中国把这一模式的优点发挥到了极致;二是由此而来的、这一模式的内在风险也比当年的日本大得多,即这一模式的缺点也被放大到了极致,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来看,中国经贸的风险也比日本大得多。 原材料进口大国 中国是名副其实的原材料进口大国,如果将把原材料再做细分,中国更是某些原材料的进口特大国。 国际贸易统计显示,近年来,中国进口的工农业初级产品的比重有很多都超过了人口全球占比,有些进口产品的比重超过40%,如精炼铜、羊毛、棉花;还有些甚至超过了60%,如大豆、铁矿石。 相比之下,日本虽然也属“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加工贸易型经济,但因其人口远少于中国,所以进口的原材料的数量也相对较少。不过,其进口数量占世界进口位次几乎紧随中国之后,这两个亚洲国家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0%左右,但两国木材进口合计占全球进口的31.7%、天然橡胶为35.7%、煤炭为38.6%,铁矿石竟高达74.9%! 毋庸置疑,对海外原材料市场较高的依存度,是这种经贸发展模式的显著特点。当然,其所面临的风险也相应走高,对于采取这一经贸模式的经济体而言,和平的外部环境不可或缺。 进口产品去向何方 那么,这些大量进口的原材料,主要都用到哪里去了呢? 有一部分是用于国内消费,比如,2011年中国原油消费量为4.4亿吨,而自给率只有46%,因此,为了弥补不足,需要进口2.5亿吨左右。同理,大米、大豆、肉类等农畜产品的大量进口,也是因为国内生产量有缺口,需要依靠进口弥补。 另有很大一部分,即中间产品,则用于加工、组装和出口。 比如,按中日两国专家分析,2007年中国从日本进口的化学制品的41.2%、半导体的65.5%是用于加工组装和出口的;在中国的进口总额中,有43%是用于出口的。另外,日本经贸模式虽然也属于出口导向,但是,它进口的41%用于国内消费,而用于出口的部分仅占23%。 据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在中国加入WTO之前,中国对外贸易基本上是从资源丰富的国家进口原材料、从日本和韩国进口中间产品,通过在中国的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和组装,把最终产品出口到美国(以及日本、欧洲)。由此循环往复,在中日美之间形成了一个三角贸易格局。 而在加入WTO以后,特别是2005年以后,由于国际政治和经济形势的变化,这个三角贸易格局出现了一些变化:这就是向中国提供中间产品的国家和地区的增加,除了日韩外,台湾地区和东南亚一些国家也大量向中国市场提供中间产品;同时,中国也向这些国家和地区提供中间产品;由此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庞大的、紧密的加工组装和出口的产业链条。 当然,这一三角贸易中,也有一些特点没有太大的变化:中国的大量进口和加工组装的角色没有根本变化,美日欧是中国最终产品的出口市场的地位也没有变化。 由于美国占据着三角贸易的顶点或终点(即最终产品的进口市场)的位置,因此,这一贸易格局的运行机制如下:美国的需求扩大,则中国对美国的机械类等产品出口也随之扩大;由于中国大陆对美出口扩大,其从日本、韩国、台湾的中间产品的进口也随之扩大;从附加值来看,日韩及台湾的获利要多于中国大陆。 中国在三角贸易中的地位 国内学术界和决策层多年来关于中国外贸讨论最集中的一点,就是如何从贸易大国变为贸易强国。针对性建议和对策不一而足,如提高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创立自己的品牌、企业加紧“走出去”等。 但是,如果从三角贸易的格局来看,可以发现,我们之所以是贸易大国,而不是贸易强国,主要原因即在于受到这一格局的限制:我们的位置是承前启后或者承上启下,从事的是加工组装出口这样一个角色。由于我们处于国际贸易的中间环节,对两个市场(原材料和最终产品)的影响力不足,因此,我们的贸易地位较低,风险偏高。 比如,在原材料市场,中东地区的动乱和战争不断,直接影响我们的进口安全。另一方面,在最终产品市场,如果美日欧出现经济衰退或金融危机,或者TPP或TTIP等排他性贸易集团开始运行的话,我们的出口也必然受到很大影响。 虽然中国是美国的第一大进口国,但是,美国个人消费支出中,仅有2.7%用于购买中国进口商品;在这2.7%中,直接用于中国产品的消费为1.2%,其余的1.5%是美国国内的商业利润与运输费用;同样在这2.7%中,服装和鞋类的35.6%来自中国,其中13.8%是直接用于中国产品,其余的21.8%是美国国内的商业利润与运输费用;如果把贴有中国制造和其他国家制造标签的产品“踢出去”的话,那么,美国人购买的消费品的88.5%是MadeinUSA。 由上分析,尽管美国是中国产品的最大出口国,而中国也是美国最大的进口伙伴(占美国进口总额的20%),但是,美国人购买到中国产品的比重并不高,尤其是去掉其中在美商业和运输成本,这与某些美国消费者的个人体验以及中国读者的想象相去甚远。 同样,日本学者也进行了类似的研究,结果发现:日本民间消费支出中,购买中国产品的金额为4.1%,这略高于美国;在这4.1%中,一半左右是直接用于中国产品的消费,其余的一半左右是日本国内的商业利润与运输费;还是在这4.1%中,服装和鞋类等58.7%是来自中国,但在服装和鞋类产品等购买中,一半以上的金额为日本国内的商业利润与运输费用。 美日均为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但前述两项研究却显示,在庞大的贸易往来之下,美日两国对中国产品的依存度并不高;就中国贸易或中国制造而言,在感性认识与理性研究之间,存在巨大的反差。 针对TPP的影响分析 从三角贸易的结构来看,TPP带来的最大风险是打破了现有的三角格局,从而打破了东亚现有的以中国为中心的中间产品的加工链条,或将使中国对外贸易陷入不利的境地。 美国是中国产最终产品的进口市场,中国大量进口原材料,特别是中间产品,其主要目的是加工组装之后,把最终产品出口到美国。因此,一旦美国减少对中国产品的进口,或者增加对越南、马来西亚等TPP成员国的进口的话,那么,现有的以中国为中心的加工组装链条,甚至所谓的三角贸易格局就必然受到冲击。 如果中国不能找到替代美国的出口市场,或者不能为被削减的对美出口产品找到新的销售渠道的话,那么,中国外贸将遇到极大的困难。 在三角贸易格局中,中国企业辛苦不少但获利不多,其地位和角色未必值得我们沾沾自喜。但是,一旦没有这个三角结构,我们外贸的地位恐怕更难提升。 显然,在外贸前景不明且风险明显增大的情况下,如果顺势而动,争取尽早加入TPP,应当有助于我们变被动为主动,巩固并提升在三角贸易格局中的地位。 何谓三角贸易 三角贸易是国际贸易史上的一个术语,最早用来描述15~19世纪欧洲殖民国家和商人,首先把货物从欧洲运送到非洲,换取奴隶后,再从非洲运到美洲,然后再把换回的金银或经济作物从美洲运回欧洲。这条连接大西洋三地的著名航线,在地图上大致呈一个三角形,故被称为“三角贸易”。 有些国外的学者也用这一术语描述英国、印度和中国(清朝)的贸易:英国把工业品运到印度,印度的鸦片运到中国,中国的白银或丝绸茶叶等运到英国。 上个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日本高速增长时期的经贸模式也被一些欧美学者称为“自行车经济”,其含义有二:一是不稳定,与汽车相比,安全系数低;二是需要保持一定的速度,否则车子要倒行。而这个比喻的主要根据就是日本的贸易为一种加工型的贸易:大量进口原材料,加工组装后,出口到欧美发达国家;换回外汇后,再次购买原材料、加工、出口。循环往复,且规模不断扩大。“自行车经济”这一用语的首创者,据说是1950年代的日本评论家和作家臼井吉见。他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小微企业的经营窘境形容为自行车经营,蹬着吃力,但是不蹬就会摔倒。即明知从大企业转包下来的订单要亏损,也不得不接单,否则自己的小企业就会倒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