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我国出口同比增长15.3%,较8月的9.4%大幅上升5.9个百分点,反映外需延续前期的温和改善。依赖于外需的带动,进口结束了连续两个月的负增长,开始好转。预计随着海外经济体的复苏以及欧美消费旺季的到来,出口增速可以维持;此外,随着美元走强进一步抑制大宗商品价格以及中国经济低位企稳,预计进口增速也将继续保持增长。 今年9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964.32亿美元,同比增长11.3%。其中出口额2136.87亿美元,同比增长15.3%,较8月上升5.9个百分点;进口额1827.45亿美元,同比增长7.0%,较8月上升9.3个百分点;贸易顺差309.43亿美元。在外需持续弱复苏格局未变的背景下,我国外贸政策继续发挥对贸易的支撑作用。 出口延续回暖态势 从主要出口商品看,与加工贸易相关的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同比增速均显著加快,其中电话机、集成电路尤为明显,如出口手持或车载无线电话机138.6亿美元,同比增长47%,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是受到苹果公司发布新产品的拉动。出口钢材852万吨,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73.2%,较8月大幅回升,反映出内需不强背景下产能过剩行业加快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则略有放缓。9月贵金属出口激增,出口金额突然由8月的32亿跃升至百亿以上,金额同比增长687%,出口量同比增长127%。贵金属因其单位体积价值高,是虚假贸易操作最方便的商品类别,超预期的出口数据很可能包含虚假贸易因素。 从贸易方式看,9月,我国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出口同比分别增长13.7%和13.2%,保税区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出口增速处于高位,出口增速分别高达21.0%和17.7%。 从主要出口目的地看,9月,我国对美国出口从8月的11.4%小幅降至10.8%,对欧盟出口从8月的12.5%升至14.9%,对日本出口从8月的-3.1%进一步降至-5.3%。总体来看,对发达经济体出口依然稳健。同时,对部分新兴市场的出口保持较快增速。例如,对“金砖国家”出口同比增长11.4%,仍保持10%以上的高位;对东盟出口同比增长13.8%,较8月的13%进一步回升;对俄罗斯出口同比增长17.6%。对香港、台湾出口同比增速均为34.0%。其中对香港增速显著高于上月的-2.1%,尽管有中国代工的iPhone6出口香港的解释,但我们更倾向于认为是在“沪港通”前资金有借道香港流入内地的可能。对台湾出口增速已连续3个月保持30%以上。 从出口主体看,9月,我国其他类型企业出口占比达到44.5%,超过外资企业出口占比(42.6%)。在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其他类型企业有望成为未来中国出口的新生力军。 进口增速转负为正 9月,我国进口同比增长7.0%,结束了此前连续两个月的负增长。进口转好或是依赖于外需的带动。 从主要进口商品看,进口商品呈现价跌量增趋势。CRB指数9月持续走低,而进口商品数量在内需好转、价格下跌情况下有所增加。进口铁矿石8469万吨,同比增速从8月的8.5%回升至13.6%。尽管融资贸易不强,但铁矿石价格持续下跌可能部分刺激进口需求。进口未锻造铜及铜材39万吨,同比下降14.8%。由于人民币升值预期不强,叠加强美元抑制大宗商品价格,大宗商品融资贸易继续受制约。今年以来,我国的进口商品结构也呈现一些新变化:粮食、肉类等消费品以及金属加工机床等技术类产品进口均上升,这与政府确保粮食价格稳定、促进产业升级等国家战略相关。 从贸易方式看,进口增加主要是由加工贸易进口同比增长29.6%所带动,加工贸易进口数据强劲反映出外需有所改善。一般贸易进口从8月的同比下降7.3%缩窄至同比下降2.5%,显示内需依旧疲弱,这与9月采购经理进口指数以及耗煤量、粗钢产量等中观数据所指向的内需偏弱一致。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整深入和政策放松预期增强,市场预期逐步稳定,内需弱势企稳的可能性大。 从主要进口来源地看,9月,我国自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进口较前期显著回升:自欧盟进口增速从8月的4.5%升至9.1%,自美国进口增速从8月的-3.1%大幅升至12.6%,自日本进口增速从8月的-5.3%大幅升至4.5%。9月,我国自东盟、南非、韩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的进口同比增速均在20%以上。但从大宗商品生产国的进口依然疲弱,其中从澳大利亚的进口同比下跌3.6%。 总体来看,9月,我国的一般贸易进口、从大宗商品生产国的进口、部分原材料和大宗商品进口持续下滑,表明内需依然疲弱。但9月内需情况较8月有一定回暖,如钢材、铁矿砂等原材料的进口增速有了一定恢复,当月达到9.6%和13.6%。 进出口增速将维持 总体来看,9月进出口数据均大幅增长,明显超出市场预期,或存在一定水分。一方面,从港口集装箱量、运价指数等微观情况来看,9月数据都相对偏弱,并未有明显增长迹象;另一方面,9月进出口中转口贸易的数量明显增长,或意味着在人民币升值背景下,进出口数据的大幅增长存在一定虚假贸易的水分。 从先行指标看,9月采购经理指数(PMI)中的新出口订单指数仅从50.0回升至50.2,回升力度非常有限。同时日本、欧元区PMI继续走低,前期持续回升的美国PMI也在9月出现年内首次回落。7、8月份我国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速已连续两个月低于出口增速,均表明在人民币持续升值的情况下,出口增速超预期可能存在一定水分。 出口方面,近期中国对欧美出口同比持续保持两位数。与此同时,韩国及台湾对欧美地区出口并未明显改善(对美出口好于欧盟),表明欧美需求并未大幅回暖。9月中国内地出口的改善很大程度来自于香港,后期出口改善幅度或有限。9月出口增速的明显改善与9月汇丰PMI和中国采购经理人指数中新出口订单指数的回升相一致。海外经济体的复苏以及欧美消费旺季的到来,将对中国出口形成支撑,预计出口增速可以维持。 进口方面,一方面,一般贸易进口增速回升反映内需弱势企稳。随着房地产逐步调整,内需将对进口形成更多支撑;另一方面,由于进口反弹主要来自加工贸易,全球贸易整体弱复苏也有助于进口增速回升。随着美元走强进一步抑制大宗商品价格以及中国经济低位企稳,预计进口增速将继续保持增长。 贸易顺差方面,受进口增速大幅反弹影响,9月贸易顺差309.43亿美元,较8月的历史高点大幅下滑188.93亿元,贸易顺差规模的收窄有助于降低人民币升值压力。考虑到贸易顺差仍处较高水平以及短期中国经济低位企稳,人民币仍有一定升值压力。二季度以来随着贸易顺差的不断扩大,外汇占款持续下滑趋势有所缓解但处于较低水平,预期外汇占款将持续低位徘徊,给基础货币投放释放更多自主性,货币政策定向宽松趋势不变,但随着中国经济企稳,全面宽松可能性有所减小。 展望未来,目前欧元区和日本经济的下行风险在增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下调2015年全球经济增长至3.8%,全球需求依然较为疲弱。但只要美国经济不出现大波折,尽管各经济体表现可能参差不齐,全球经济仍有望继续温和复苏,美国经济的良好势头或抵消欧元区的增长停滞、日本的经济乏力。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外需有望保持大体平稳。而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将释放新的出口动力,2015年外贸情况会较2014年有所好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