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国之外交,无论大小,在于求同存异,互利双赢。在中国的大国外交棋盘中,小国荷兰的地位非同小可。中荷关系已经成为不同幅员、不同历史文化传统和不同制度国家间友好合作的范例。开放、务实、全面合作,中荷领导人对两国关系的新定位,开创了更为广阔深远的战略空间,在农业、水利、食品、水务、物流等领域,中荷经贸交流还有更多潜力。去年,中荷两国贸易额突破700亿美元,荷兰已经连续11年成为中国在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
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访问荷兰库肯霍夫城堡时亲手“洗礼”并命名的郁金香新品种“国泰”抵京并进驻北京国际鲜花港,参与第五届北京郁金香文化节的展示。无独有偶,4月12日至13日,在有着“中国库肯霍夫”之称的上海鲜花港举行的2014年“荷兰风情日”庆祝活动上,300万株从荷兰进口的郁金香组成花海,让人们在中国就能领略“郁金香王国”的魅力。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荷兰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国度。不仅是郁金香,耳熟能详的还有荷兰的风车、木鞋和奶酪,还有画家梵高,还有围海造田,还有荷兰足球在世界足坛掀起的橙色风暴。荷兰还是股份制公司、股票交易所和现代银行的发源地。荷兰海牙号称“国际法之都”,是国际法院、常设仲裁法院等国际法律机构所在地。
除此之外,荷兰人民开放包容的胸怀、卓越超群的创造研发能力,以及荷兰“欧洲门户”的重要地位,已为很多中国投资者称道。他们不断走进荷兰,并由此开启了欧洲市场的大门,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
“2013年,按投资项目数量及新增就业岗位排名,中国已经连续3年成为荷兰第二大直接投资国,仅次于美国。”荷兰王国驻华大使馆公使杜安德(André Driessen)对《中国贸易报》记者表示,“习近平主席访问时明确表示,他选择荷兰作为欧洲之行的第一站是希望从荷兰推开欧洲的大门。而这正是我们希望荷兰能够扮演的角色:成为中国公司进入欧洲市场的大门。”
杜安德介绍,明年年初,荷兰首相马克·吕特(Mark Rutte)将率领一个大型贸易代表团访问中国。
荷兰成为中欧关系重量级砝码
在习近平3月底对荷兰进行国事访问后,中荷两国掀起了经贸及文化交流的高潮。杜安德表示,最近,数个高层代表团将访问中国,其中包括教育、文化和科技大臣杰特·布斯马克(Jet Bussemaker),以及国防大臣亨妮斯—普拉斯哈尔特(Jeanine Hennis-Plasschaert)。今年下半年,荷兰驻重庆总领事馆将正式开放。荷兰外交大臣提玛曼斯(Frans Timmermans)有望在今年秋季访问中国。
另据记者了解,4月23日晚,为了庆祝荷兰国王威廉-亚历山大登基以来的第一个国王日,荷兰王国驻华大使贾高博在北京的私人官邸招待了中荷企业界代表,旨在加强两国工商界人士的沟通与了解。
相对于作为欧洲经济领头羊的法德两国,位于欧陆西北部的荷兰,尽管国土面积只有4.2万平方公里,人口只有1670万,但却居世界前二十大经济体之列。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2013年,荷兰人均GDP略超5万美元,高于法德两国的4万多美元。
中国驻荷兰王国大使陈旭分析指出,荷兰能取得经济上的成功有以下3个重要原因:一是务实创新的民族性格。荷兰人勤奋踏实又不失精明变通,在创新、创意和研发方面独具匠心。二是“低地模式”。这种在千百年共同抗击水患中形成的社会协作模式,使荷兰人在改造自然的同时顺应自然,注重环保,团结合作,互惠互利。三是面向世界的开放经济。荷兰以贸易立国,货物和服务出口总额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80%。在激烈竞争的全球市场,荷兰人在产品质量、规模和效率上下足了功夫。
能与这样一个经济强国开展贸易投资与合作,成为很多中国企业梦寐以求的事。由于享有“欧洲门户”的地理优势,荷兰对中国企业开拓欧洲市场的作用更是非同小可。
荷兰外商投资局中国事务首席代表纪维德(Guy Wittich)表示,荷兰在地势上辐射范围广,它地处欧洲的经济中心地带,这一地带从英国南部一直延伸到意大利北部,其国民生产总值占整个欧洲的60%;以荷兰为中心,半径500公里范围内有1.6亿欧洲消费者。荷兰还是通往这一中心地带最重要的物流通道,中国对西欧市场近40%的出口都要经由欧洲最大的海港鹿特丹港。同样,阿姆斯特丹国际机场也是中国对欧洲出口的主要货运枢纽之一。
所以,在香港天大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张敬伟看来,中荷经贸外交的实质内涵并不亚于中国和欧洲“三剑客”(英法德)的经贸关系。在中国对欧关系的战略天平上,作为欧洲小国的荷兰绝对是重量级的砝码。而这从中荷建交42年来中国国家元首首次访问荷兰、荷兰新国王登基以来首次会见的国家元首就是中国领导人可见一斑。
中企进驻荷兰打造“百年老店”
在两国高层频繁互动的背景下,中荷关系也多了很多令人遐想的空间。“两国春天的外交故事既浪漫又现实。正如观察家们所言,中国在欧洲找到了新的重要伙伴。”张敬伟表示,中国与“风车之国”的关系更为敦厚实在。17世纪早期,“风车之国”从“瓷器之国”的青花瓷中得到了启发,制作出闻名于世的荷兰青花瓷——代尔夫特蓝瓷。
陈旭大使也介绍,中荷交往的历史可以追溯到400多年前,那时,从中国广州到荷兰鹿特丹的海上丝绸之路将两国联系在一起,不仅促进了贸易繁荣和人员往来,更播下了中荷文化交流的种子。20世纪40年代,荷兰著名汉学家高罗佩以唐朝名相狄仁杰为蓝本创作出《狄公案》,成功塑造了“中国福尔摩斯”的形象。他毕生藏书所在地莱顿大学汉学院至今仍是欧洲的汉学研究中心。很多荷兰人谈起孔子、《道德经》、《孙子兵法》、中国武术等都是津津乐道。
文化的交流、相互的好感,为中荷两国发展友好关系提供了情感基础。进入21世纪,两国各领域交流与合作发展势头愈加喜人。数据显示,2013年,两国贸易额突破700亿美元,荷兰连续11年成为中国在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连续3年成为荷兰第二大外资来源国。双方农业、科技、水利等领域的合作在中欧合作中处于领先地位。每年人员往来超过100万人次,有8000名中国留学生在荷学习,从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机场飞往中国的航线有7条,居欧洲机场首位。
伴随着中国政府“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也参与到荷兰经济中来。根据荷兰外商投资局的统计数据,中国企业对荷投资项目从5年前的每年10至20个,增长到最近5年的每年40余个。同时,中国公司对荷兰经济的贡献也日益增加。截至2013年底,中国在荷兰的投资企业和项目总量约为380个,涵盖贸易、运输、金融、电子、化工、能源等众多领域。这些企业在进驻荷兰的同时,也通过提供就业岗位,激活了当地的经济。
纪维德告诉记者:“虽然从总量上看,目前在荷兰的中资企业数目远不及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然而,我们已经很深切地感受到了来自中资企业增长与成长的力量。尽管有近14%的中资企业遭遇了在欧洲销售产品的困难,不得不紧缩经营甚至撤出欧洲市场,但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大部分企业运营良好,并不断扩大其在荷兰的经营规模,其中,华为、柳工、中集等企业的经营扩大显著。”
纪维德还表示,目前,已经有326家中资企业在荷兰成功运营3年以上,其中,85家企业在荷兰已有10年以上运营史。这些企业已经把荷兰当成了家,把自身看成荷兰本地的“企业公民”,他们在荷兰用心经营并谋划长远发展。他说:“我衷心地祝福他们,期盼中资企业能在荷兰打造‘百年老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