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7月东盟继续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与东盟贸易总值为3.92万亿元,同比增长10.5%,占外贸总值的15.8%。其中,对东盟出口2.36万亿元,增长13.7%;自东盟进口1.56万亿元,增长5.9%。中国已连续15年保持东盟最大贸易伙伴地位,东盟也连续4年成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在受访专家看来,当前,中国与东盟经贸往来势头迅猛,合作前景可期。双方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显示出较强韧性,尤其是电动车等新兴产业领域合作前景可期,并产生了积极的外溢和示范效应。经贸合作保持强劲发展势头中国与东盟建立双边合作关系以来,双方在贸易、投资、金融、人文、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开展了深度合作,取得积极进展。中国与东盟及其10个成员国都签署并实施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中国和东盟全面战略合作也由此进入快车道。RCEP产业合作委员会主席、中国首席东盟商务专家许宁宁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谈到,今年1—7月,在东盟十个成员国中,中国前三大贸易伙伴依次为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贸易额同比分别增长24.1%、13.7%、4.1%。中国与这三国均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均就命运共同体建设达成了重要共识。谈及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保持强劲发展势头的原因,许宁宁分析道:一是双方有共同的合作需要,中国与东盟及其成员国达成并执行了一系列多双边合作共识,政和商通,相互成就,携手前行;二是双方都在致力于经济增长,相互积极开发经贸互补性,企业挖掘合作商机;三是双方实施自由贸易协定,相互开放市场,构成了融合联动增长,以创新引领发展;四是东盟实施经济共同体建设与中国实施的双循环战略相互促进,为双方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了有利条件;五是双向投资快速增长带动了贸易往来,2023年中国对东盟投资增幅高达44.6%;六是双方比邻而居,交通便利,互联互通起到了积极作用,目前,中老泰马跨境铁路班列已开行,今年上半年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运输量增长20.8%。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全面实施,中国—东盟自贸区进入3.0升级阶段。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第七轮谈判今年6月底在广西南宁举行。商务部日前表示,将争取尽早结束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电动车等新兴产业合作前景可期从传统领域拓展到数字、绿色新兴领域,中国与东盟多领域合作正进一步深化升级。电动汽车已成为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与东盟最主要的新兴合作领域之一。在日前举行的中国—东盟电动车行业合作交流会上,RCEP产业合作委员会(RICC)秘书长刘欣表示,中国与东盟国家电动车产业合作互补性强,在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及其成员国达成的多双边合作共识(包括联合声明、行动计划)中都有推动新能源合作的内容。良好的市场、产业和政策环境推动东盟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也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和海外投资的重要市场。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包括吉利、比亚迪、上汽、长城、哪吒、长安、宁德时代、华友钴业、华域汽车等在内的中国电动车行业的上下游企业纷纷在东盟加快投资布局。亚洲电动车协会联合会主席、菲律宾电动车协会理事长埃蒙德·阿拉加表示,中国电动车目前在全球电动车市场拥有最高的供需占有率,进一步加强地区合作对中国和东盟国家都有积极意义,有利于实现合作共赢。作为一个需求潜力巨大且拥有强烈发展意愿的市场,东盟与中国的供需匹配度正不断攀升,且东盟各国电动车行业规划和侧重点有所不同,这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新机遇。以老挝为例,老挝电动车行业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发展前景广阔。老挝电动车协会负责人苏利约·翁达拉表示,今年前5个月老挝进口电动车数量已超去年总和。现阶段,老挝正致力于持续打造更加完善的电动车行业配套网络,鼓励更多国家的投资者进入老挝电动车市场,以满足老挝市场需求。“泰国目前更加关注电动车的本地化生产,控制生产成本是重要议题,希望进一步加强与中方合作,寻求降低生产成本的有效方法。”泰国电动车协会负责人克里斯达说。新加坡电动车协会负责人特伦斯·肖亦谈到,当前,电池回收、电池维修、配套服务等方面问题开始出现,这也是新加坡电动车市场面临的新挑战。希望从中国的电动车行业发展中获取相关经验,并增进新加坡与中国电动车充电桩、电池等行业制造商的合作。东盟市场有机遇也有挑战。对此,刘欣建议中国有关企业、行业商协会了解东盟各国电动车发展规划和政策、市场动态,以便提高合作的互补性、针对性。同时,共同研究在双方合作中的有关主要事宜、遇到的重大问题,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建议,组织召开有关商机对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