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就有序复工复产提出包括“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在内的八点要求。2月28日,全国商务系统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做好商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发出“千方百计克服疫情影响,切实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保障生活必需品供应,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作出积极贡献”的动员令。 稳外贸的核心就是稳定国际市场份额,关键是打通局部阻滞的外贸产业链、供应链。中国在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必须让更多在全球供应链中有重要影响的龙头企业和关键环节恢复生产和供应,从而推动环环相扣的产业链开始通畅。近期,商务部出台支持外贸、外资、商贸流通和电子商务企业有序复工复产等20条,海关总署出台支持中欧班列发展“海关十条”、支持综合保税区高质量发展“海关六条”等,要求着力提升海关通关效率。截至2月27日,全国贸促系统共计99家商事证明授权机构累计出具与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的不可抗力事实性证明4318件,涉及合同金额约3308亿元,帮助更多外贸企业降低损失。 稳外贸要勇于创新外贸政策工具,适度加码加量各类政策的支持力度。除了用足用好出口退税、出口信用保险等合规的外贸政策工具和扩大出口信贷投放外,要奖励出口总量增速突出的外贸企业,并给予这些企业在市场开拓、出口保费和税收减免上更大的支持力度,强化贸易融资风险补偿机制,提高省级贸易融资风险补偿资金承担外贸融资担保风险的比例,提高企业出口退税托管贷款利息贴息额度,探索出口退税信用贷模式,为出口企业降低财务费用。此外,对中小微外贸企业的金融扶持,既要着眼于当前渡过疫情防控期间的“空转”难关,更要为第一季度末可能出现的出口补偿性迅猛增长提前“输血”。 稳外贸要在稳存量的同时,着力通过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实现促增量。稳存量并举继续优化营商环境。商务部近期突出“百名司长进千企”活动,就是紧紧抓住了骨干工业企业这个稳定外贸的千方百计为企业着想,通过特殊时期政府官员和大型生产、出口企业“一对一”“点对点”联系与对接,既为单个企业制定促进出口方案,帮助企业做好对接进口国商品标准工作,做好应对贸易救济调查和各类限制措施的准备,更能由此形成适应疫情防控新情况的外贸政策,从而为创新外贸政策工具、形成全球政策洼地提供更多鲜活的帮助。疫情过后抢抓外贸订单和积极开拓新兴市场任务艰巨,通过抓住“关键少数”来推出一系列精准、靶向的外贸扶持政策,就能充分利用好时间窗口,帮助企业在迅速恢复生产中得以主动拓展出口空间,使得外贸产业链和供应链在“后疫情”阶段有可能通过恢复性增长,重新在全球贸易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此次疫情冲击,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外贸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产业链的控制能力。尽管疫情对我国外贸的影响是阶段性的,外贸长期向好发展趋势不会改变,但我们在保证政策对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发力的同时,更要主动谋划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的举措,要大规模消化、优化自贸试验区202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成果,大范围推行更加有助于贸易便利化的“放管服”举措,让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的经验变成全国范围的政策红利,切实增强应对世界贸易格局变化与规则重塑窗口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用政策先手棋为2020年中国对外贸易实现稳中提质注入更强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