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高附加值产品、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在外部需求萎靡不振、全球医药产业链深刻调整的新形势下,我国医药进出口企业正在积极调整战略,以期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当前,受全球主要经济体需求不振、新兴市场发展动力不足、价格竞争日趋激烈以及产业转型艰难等诸多因素影响,我国医药产品进出口保持低速增长。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日前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1~9月,我国医药进出口总额为767.36亿美元,同比增长1.2%。其中,出口额为413.57亿美元,下降2%;进口额为353.79亿美元,增长5.22%;贸易顺差59.77亿美元,同比下降30.31%。 记者在第120届广交会上发现,在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不稳定以及国家相关政策频繁调整的背景下,医药进出口企业积极调整战略,其中一个重要方向就是拓展新业务领域。对于转型升级难度较大的中药企业而言,对中药材价格进行监管成为企业对国家政策的最大期待。 培育新的医药贸易增长点 目前,从我国医药出口区域看,北美洲市场量跌价增;拉丁美洲市场量价齐跌;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等市场量增价跌。在全球医药产业链深刻调整的新形势下,我国医药企业应促进医药产品出口结构的持续优化调整。“在本届广交会上我们除了展示优势产品口罩外,还展示了新研发的医用敷料产品。”江苏汇鸿国际集团医药保健品进出口有限公司负责人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目前公司正在逐步推广高附加值产品,以便让企业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该负责人介绍称,公司的所有新产品都能使伤口在湿热环境下避免二次损伤,既能让伤口更快愈合,又可以减少疤痕。“比如水凝胶,虽然比传统敷料价格贵,但由于含有新型材料和药物成分,能吸附伤口中的多余液体,还不会与伤口黏连,因此在很多国家都很畅销。” 不仅如此,该公司正在向高附加值攀升并培育新的贸易增长点。近几年,公司重点拓展了农药中间体、兽用生物制品、宠物药品和孕婴童系列产品等国内贸易业务;与此同时,销售多种进口品牌婴幼儿配方奶粉、辅助食品、营养膳食补充剂、母婴用品、儿童玩具等;此外,公司从进口普通孕婴童商品,现拓展到进口专业儿科类保健级、医用级产品。 数家经营多年的医药进出口贸易公司负责人均反映,采取产品多元化战略可以使公司利益损失最小化。特别是在当前国际形势不稳定以及出口国家相关政策频繁调整的背景下,企业更需积极调整战略。 中药企业发展空间受限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中药贸易形势低迷,成为同期整体医药出口下滑最大的品类。植物提取物、中成药、保健品均陷入负增长,仅中药材及饮片同比微增0.01%,这在中药类产品出口历史上实属罕见。尤其是作为我国中医药代表的中成药,前三季度出口出现断崖式下跌,出口额仅为1.63亿美元,同比下降17.94%。“许多中药企业都很想跟着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走出去’,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却并不容易。”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对国际商报记者感慨道。目前中成药出口面临许多问题:一方面,产品注册难度较大,因为中药含有的成分较多,成分和疗效检测比较困难,很难以西药的方式注册。因此,很多发达国家将中药按照膳食补充剂进行注册。另一方面,由于部分中成药处方中的中草药材“濒危”,出口受到相应限制。如果办理濒危证,不仅时间长,还会使企业出口退税费降低。 谈到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该负责人表示,中药企业的转型升级很难,研发一个新品种,其审批时间一般在5年以上,这也让许多企业望而却步。“当前国内做中成药的企业不是很多。对我们来讲,中成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我们会继续维护现有品种的生产,并将它们推广至全球。” 甘肃美迩康进出口公司高级经济师张继民对当前我国中药行业的发展充满担忧,尤其是中药材价格监管问题亟待解决。“目前中药材价格变化太大,无法把控,特别是有几个品种的价格一年涨一年落,对市场稳定发展极其不利。” 张继民指出,当前国家只对中成药价格进行监管,尚未对中药材价格进行监管。这样一来,中成药价格上涨受到限制,而一旦中药材价格上涨,中药企业的利润空间将越来越小,经营压力则越来越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