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将保持基本稳定,但短期内也会出现上下浮动的情况。人民币汇率是由市场供需关系决定的,而市场供需本身就是波动的,一揽子货币的汇率也是上下浮动的。人民币没有持续贬值的基础。 2月26日~27日,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首次在中国召开,会议主要讨论全球经济增长、基础设施投资、国际金融监管改革、全球税收协作以及环境保护项目融资等八大议题。同时,汇率问题也成为会场内外都非常关注的焦点。 分析人士认为,人民币不存在持续贬值的基础,从长期来看,人民币汇率将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不过,短期来看,汇率上下浮动将成为正常的常态,出口企业应当活用金融手段,并且提升产品附加值,打造竞争新优势。 人民币没有贬值基础 26日晚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向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发表视频讲话时重申,人民币汇率不存在持续贬值的基础,将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也将为中国金融市场稳定运行提供坚实的支撑。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26日举行的国际金融协会(IFF)G20会议上发表开场演讲时指出,中国现在实行的是浮动汇率政策,基于市场对人民币的供需关系决定人民币汇率。2015年8月中国改善了人民币中间价定价机制,去年12月又使人民币盯住一揽子货币,推出人民币指数,这使得人民币汇率更加稳定。整体而言,人民币汇率是由市场供需关系决定的,对于一揽子货币而言人民币整体稳定,人民币没有持续贬值的基础。 中央财经大学国际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谭小芬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周小川所说的基本稳定是长期性的。之所以能在长期层面保持基本稳定,主要基于三大原因:一是经济基本面长期来看稳中向好,比如中国仍然拥有大量贸易顺差、外汇储备总量仍大、通胀率低、经济发展强劲等有利因素;二是市场化的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推进将更能充分反映市场供需,长期来看人民币汇率会保持基本稳定;三是人民币参照一揽子货币的改革,而不是紧盯单一的美元,减少了汇率的被动波动。 “从根本上说,我相信中国的目标仍然是向市场化、灵活的汇率形成机制转型。但在做空压力、市场看跌,以及外界对中国的信心和了解都不充分的情况下,稳定是目前最重要的任务。”保尔森基金会主席、美国前财长亨利·保尔森在IFF会议上表示。 短期浮动仍是常态 上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从6.5165持续上升至6.5318,遭遇“四连贬”。此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从去年新汇改前的6.1162升至新汇改后的6.4010,再升至今年1月7日最高点6.5636。 春节前后,看空人民币的声音此起彼伏,近期一些国际舆论甚至发出在此次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中国将仿当年日本被迫签署所谓“新广场协议”的杂音,认为人民币将会被迫升值。 不过,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公报重申了此前的汇率承诺,包括将避免竞争性贬值和不以竞争性目的来盯住汇率。2月27日晚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在新闻发布会上直言,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没有讨论所谓的“新广场协议”,也不存在签署“新广场协议”的条件。 “长期来看,人民币汇率会保持基本稳定,短期内也会呈现上下浮动的特点。”谭小芬表示,市场供需本身就是波动的,一揽子货币的汇率也是上下浮动的,如果根据现在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短期内的上下浮动在所难免,也是正常现象。 “我并不认为最近一个时期人民币进行中间报价之后的一些波动会对贸易产生很大的影响。”此前几日,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各国经济深度融合的背景下,货币的贬值和升值,如果没有超过10%的话,对贸易构成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即期汇率和汇率中间价来看,上下浮动都将是人民币汇率变动正常的常态,出口企业不能单纯靠汇率形成竞争优势,除了要学会运用金融手段避险之外,还应当加快转型升级,提升产品附加值,打造竞争新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