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国内对进口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烈。专家表示,这种需求来自于改革开放30多年来造就的数量庞大且依然在日益增多的中产阶级,由于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他们愿意为高水平的生活品质买单。 今年以来,受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下降和国内需求减弱双重影响,我国外贸进口持续低迷。如何提振疲弱的进口成为当下外贸人士的热点话题之一。前不久,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出访马来西亚时曾表示,预计未来5年中国进口商品会达到10万亿美元。如今的进口现状距离总理提出的目标究竟有多远?如何让进口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消费者的生活需求? 接近多年的目标 记者查阅统计数据发现,在此前几年中,我国年度进口总额均在1.7万亿美元~2万亿美元之间: 2011年,我国进出口总值3.64万亿美元,其中进口1.74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4.9%;2012年,我国进出口总值3.87万亿美元,其中进口1.82万亿美元,同比增长4.3%;2013年,我国进出口总值4.16万亿美元,其中进口1.9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7.3%;2014年,我国进出口总值4.30万亿美元,其中进口1.96万亿美元,同比下降0.6%。 今年前10个月,由于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滑,我国进口总值1.37万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5.7%,“量增价跌”成为进口常态。 进口数据始终在2万亿美元附近“徘徊”,但政府层面对进口数量的信心从未减弱,“未来五年进口达10万亿美元”的说法多次被高层提及: 2011年9月26日,外交部部长杨洁篪在第66届联合国大会上就提出,“预计今后5年,中国将进口约10万亿美元的商品。” 2013年9月1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七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表示,“预计未来5年中国进口将达10万亿美元,对外投资将超过5000亿美元,出境旅游人数将超过4亿人次。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将对世界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今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美省州长论坛上再次提出,未来5年,预计中国将进口10万亿美元的商品……“五年10万亿”,已经成为中国进口并不遥远但仍未实现的目标。 突破口在消费品 虽然进口目标多年来并未“触线”,但业内人士指出,考虑我国海外购物的实际,实现年均两万亿美元的进口值并不困难。“国内对进口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主任赵玉敏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这种需求来自于改革开放30几年造就的数量庞大且依然在日益增长的中产阶级,他们的收入增长部分已经推动保障性消费开始向高质量的消费升级。”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也有类似观点。他指出,目前我国生产资料的进口继续增长空间有限。“我国所进口的大部分生产资料都是用于加工贸易,出于支持生产、鼓励出口、推动国内产业升级等多方面的考虑,国家对这部分产品进口的政策支持力度一直较大,在融资方面有贴息、担保等方式,贸易环节也注重便利企业,关税更是大幅度减免,因此要进一步扩大生产资料进口只能依靠国内需求从当前的疲弱变为强劲,这可能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在生活消费品进口方面,赵玉敏指出,今年7月印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进出口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再次强调要完善消费品进口相关政策,并具体指出“对部分国内需求较大的日用消费品开展降低进口关税试点,适度增设口岸进境免税店,合理扩大免税品种,增加一定数量的免税购物额”,体现出国家层面对扩大消费品进口的高度重视。“扩进口的努力方向一直都没有变,有的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突破,比如跨境电商业务模式已经得到了海关监管代码,不用再打擦边球;但有的方面关系还要进一步理顺,比如对出境旅游购物的堵和疏的手段要结合好,才能在提升国民消费品质的同时更好地鼓励国内进口市场发展。”赵玉敏说,“事实上,如果能把我国流失在国外的消费都留在国内,那将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