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经济不会出现“硬着陆”
  • 发布时间:2015-9-11 9:34:28 来源:国际商报网
  • 在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实现增长7%,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达30%左右,殊为不易。总的来说,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形有波动,势仍向好”。中国中央政府财政赤字率较低,宏观调控政策工具箱里工具充足,未来中国经济一旦出现滑出合理区间的迹象,中国将有足够的能力来应对,中国经济不会出现“硬着陆”。

    世界经济论坛2015年新领军者年会(第九届“夏季达沃斯论坛”)9月9日~11日在大连举办。国务院总理李克强9月10日出席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并发表特别致辞。李克强指出,现在中国经济的走势是缓中趋稳、稳中向好,但稳中有难,总体是机遇大于挑战。一旦经济出现滑出合理区间的迹象,中国将有足够的能力来应对,中国经济不会出现“硬着陆”。

    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总理的判断科学客观,提振人心。目前中国经济虽有下行压力,但总体还是平稳的,风险也依然可控。随着中国各项改革的顺利推进,相信中国经济仍可以实现较快增长,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也会继续增加。

    总体平稳风险可控

    “在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7%,这殊为不易。因为这是在10万亿美元经济规模基础上所取得的增长,是高基数上的增长,这比过去增长两位数的绝对量还要大,这个速度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仍居前列。”谈及当前中国整体的经济形势,李克强指出。

    但他同时也坦言,作为一个与国际市场密切关联的经济体,全球经济情况总体偏弱,中国不可能独善其身,同时国内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在逐步显现。中国经济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阶段,实现制造业从粗放增长到集约增长的升级发展和从过度依赖投资拉动到消费与投资协调拉动的转换,是一个充满阵痛、十分艰难的过程。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研究室主任吕刚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总理的判断是科学客观的。“在外需调整的背景下,处于三期叠加(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中国经济有下行压力,遇到困难是必然要经历的过程,没有必要因此对中国经济失去信心。”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高凌云也对国际商报记者指出,目前来看,中国经济虽然存在下行压力,但总体还是平稳的,风险还是可控的。“总的来说,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正可谓‘形有波动,势仍向好’。”李克强强调。他在会上表示,当前,中国正在采取必要的定向调控、相机调控、精准调控措施。主要是缩小短期波幅,防止产生传导、放大效应。经济一旦出现滑出合理区间的迹象,中国将有足够的能力来应对,中国经济不会出现“硬着陆”,这不是空话。

    中国经济平稳发展惠及世界

    对于中国经济的未来走势,李克强表示,中国经济未来会更好。一方面,中国经济有巨大潜力和内在韧性。中国经济的支撑并非独木一根,而是“四梁八柱”,具有很强的抗冲击能力和韧性;另一方面,中国推进结构性改革正在源源不断释放改革红利。

    “我们正在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进结构性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把经济潜在增长率充分挖掘出来,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李克强说。

    李克强同时指出,近几年,尽管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但中国没有超发货币,没有搞大规模强刺激,主要依靠改革增强经济活力,既稳定了经济,也为下一步调控留下了空间。中国中央政府财政赤字率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是较低的。中国创新宏观调控政策工具箱里的工具还有不少,就像下围棋一样,既落好眼前每个子、有针对性地出招,顶住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又要留有后手、谋势蓄势,以促进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

    李克强还指出,中国经济的平稳发展不仅造福国内人民,还惠及世界。今年上半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在30%左右。由于全球贸易低迷,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中国进出口从金额上看增速放缓,但进口的大宗商品实物量并未减少,甚至还有所增加。中国将在“优进优出”中实施更加积极的进口政策,今后进口商品的数量还会更多。中国对外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出境旅游人数大幅增加,去年超过1亿人次,今年上半年同比又增长了10%。中国游客出国既“游”又“购”,这说明中国的老百姓对经济发展的前景是乐观的。事实证明,中国不是世界经济风险之源,而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源之一。

    对此,高凌云也认为,中国经济增速虽然在放缓,但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依然是最快的,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也是最大的。“随着中国改革的顺利推进,相信经历短暂的放缓,中国经济仍然可以实现平稳较快增长,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也会继续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