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进口明年谋“变”
  • 发布时间:2013-12-23 15:41:48 来源:商报网
  •   经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审议,国务院批准,自2014年1月1日起,我国将对进出口关税进行部分调整,进口关税调整中新增和进一步降低税率的产品包括活塞航空发动机、手机和平板电脑取像模块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需的设备、零部件和原材料;天然牧草等支农惠农产品;音频生命探测仪等救灾用品。2014年光导纤维预制棒、多点喷射涡轮增压汽油机等部分商品将不再实施年度进口暂定税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扩大国内转方式调结构所需设备和技术等进口”,而之前“扩大资源性商品进口”的表述已不再提及。
      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这意味着我国进口政策将“变”。
      酝酿已久配套升级
      用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的话说,“扩大装备、高新技术进口政府早有呼吁,只是未能明确落实到国家政策上,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意味着以技术为重的进口政策导向上升到了国家经济战略高度”。
      之所以选择此次经济工作会议由“资源为先”转向“技术为重”,白明称,在中国经济增长追求质量、可持续大背景下,政府终于决定不再大力推动资源进口授以“鱼”,而是转向技术进口授以“渔”。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张永军也有相同见解。他认为,综合考量国内当前产业发展水平,配合技术进步和节能环保等要求,政府须及时对进口结构进行调整,通过技术引进,提升国内企业制造能力,引导产业转型升级,进而巩固我国出口产业竞争优势。
      白明补充,除“配套升级”作用外,进口还可以维持贸易平衡,解决中国与发达国家间的贸易纠纷,有利于双方和谐发展。
      进口只是第一步
      白明直言,引导技术、装备进口不能孤立看待。
      2012年,财政部等四部门修订的《国家支持发展的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目录》及《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进口关键零部件、原材料商品清单》曾明确指出,凡符合规定条件的国内企业为生产新目录中所列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而进口的清单中相关零部件和原材料商品,将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此后2013年8月,财政部再次召开了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政策会议,讨论关税进一步优惠政策。
      白明表示,关税优惠是促技术、装备进口最基础的政策,但进口只是第一步,技术、装备切实发挥作用还需要后期政府“产业链”式的政策支持。
      白明建议,要建立技术进口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一体化政策体系。技术、装备引进后,还需要资金、政策支持,通过设立科研机关,帮助企业消化吸收进口技术,之后进行“二次创新”,将“进口”技术装备变成“出口”技术装备,“中国家电产业发展就是极佳范例”。
      不过,张永军提醒,技术装备进口有一定“风险”,极容易引发业界“进口依赖症”,造成国产装备与进口装备选择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