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稳中求进打造经济“升级版”
  • 发布时间:2013-7-15 16:00:55 来源:东南网
  •     上半年,我省新上一批块头大、层次高、带动力强的大项目,激发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活力,现代服务业风生水起,民营企业乘势而上——

        稳中求进打造经济“升级版” 

       上半年,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国内经济步入结构调整的关键阶段,增长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

       地处东南沿海的福建,经济运行数据受到多方关注——

       1至5月,全省在建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821亿元,同比增长18.5%,占年度计划的55.9%;31个项目建成投产,95个项目开工建设。截至5月底,全省纳入跟踪系统的“三维”项目2747个,开工1665个,投产、部分投产305个,累计完成投资5601亿元。

       前5个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507.7亿元,同比增长13.3%,增速高于全国平均值3.9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7位、东部第1位。

       数据的背后,表明近年来我省着力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龙头项目的拉动效应正日渐凸显。福建决策层提出在发展中调整优化结构的战略思路,已成为全省上下的发展共识。

       稳中求进,强化龙头带动

       面对发展不够、总量不大的两个最大现实问题,出路在哪?

       优选增量、改造存量,在快发展中转型,在做大总量中实现产业结构优化、质量提升。

      “长期以来,我省产业结构‘星星’满天,却没合适的‘月亮’。”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朱四海博士说,“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不突出,导致大产业集群、完整产业链不多,产业实力整体偏弱。”

       大项目、好项目是产业发展的中流砥柱,是转方式、调结构的抓手,是着力求“进”的突破口。 

       湄洲湾南岸,中化泉州石化1200万吨/年炼油项目空压装置日前试车成功,具备了动力源。今年底建成投产后,该项目每年可向市场提供800万吨以上达到欧V标准的清洁汽柴油。到时,伴随北岸联合石化“乙烯脱瓶颈”项目同期投产,湄洲湾石化产业集群将呈现“双核驱动”、“龙凤共舞”。

       上杭蛟洋,新中国成立以来龙岩最大的工业投资项目——紫金铜业年产20万吨铜冶炼项目今年初投产。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铜冶炼行业,第一次有了闽企的身影。该项目中,阴极铜的综合能耗以及烟气中硫的利用率、二氧化硫的转化率均优于国内同行业先进值,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抓准了龙头,就实现了对价值链的高效配置。

       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接踵落地,给中小企业进入上下游关联性产业跟进配套、协同联动提供了机遇,为他们打开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激发了转型升级的活力。引进一个项目、聚合一个集群的带动效应,正日渐凸显。

       贴紧联合石化这一龙头,嘉诚石化20万吨/年催化油浆减压抽提项目将于今年底投产,可回收汽柴油生产中产生的油浆,倒过来生产蜡油,为炼油催化裂解提供原料,又生产重芳烃作为橡胶塑料增塑剂,与橡胶生产厂家互补。如今,与联合石化配套的中小企业超过了30家,石化产业的“化学方程式”越写越长。

       紫金铜业投产后,引来瓮福紫金化工、瓮福蓝天氟化工、山东泰山石膏等产业链企业陆续跟进,迅速延伸了生产湿法磷酸、净化磷酸、无水氟化氢、水泥缓凝剂和纸面石膏板的产业链,实现了废水、废渣、废气的循环利用,形成了循环产业集群。

       大项目带动产业融合,是产业集聚发展的必然途径。前不久,泉州拉开“万家企业手拉手”三年行动帷幕,推动中小企业主动承接重点产业集群中龙头企业的配套业务,相互协作、互为用户,延伸产业链、壮大产业群。“拉手”企业不但享有专项奖励,还有融资、技改等多项政策的扶持力挺。目前,1200家中小企业与175家龙头企业“大手”拉“小手”,年协作配套产值近300亿元。

       提高产业聚集度,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走出了共生共荣共赢的科学之路。1至5月,全省26个重点产业集群的工业总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51.7%,不愧为产业发展的中流砥柱。

       优化结构,力促三产提速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是调结构、促转型的重要战略抉择。

       据省经贸委统计,截至4月底,全省对接并纳入“三维”跟踪系统的724个现代服务业项目中,已开工590个,并有210个投入运营。这些项目,同样起到了龙头带动的作用。

       厦门同安的逊达洪通仓储物流项目,是首届民企产业项目洽谈会对接的现代服务业合同项目。目前,项目一期1#、2#、3#厂房相继建成,并交付亚马逊作为电子商务的物流仓储库房。待4#和5#仓库全部建成,整个项目的仓储面积将达12万平方米,运营后年上缴税收7200万元。

       上半年,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成为全省产业提升的一大亮点。统计数据表明,1至4月,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1%,两年来增速首超两位数。

      “很长一段时期内,服务业将是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主攻方向之一。其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将对打造经济‘升级版’起到关键性作用,可以促进产业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带动整个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业态创新,实现更绿色、可持续的发展。”朱四海表示。

       实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等大量生产性服务业的配套。上半年,我省着力通过创新改进金融服务,尽力保障实体经济的资金需求,破解融资难、融资贵。

       乘金融改革东风,泉州银行4月在国内首批、全省首家推出“无间贷”业务,小微企业续贷不要先还本,只需在原流动资金贷款到期前向泉州银行提出申请,通过审查后即可自动续期贷款。“大部分小微企业贷款期限与生产周期不一致,因而以前续贷要先筹钱还本,再申请续贷,压力大、手续多。”天润纺织负责人严兆照说,“现在审查通过后去签个字,就能自动续贷一年,省事多了。” 

       而更多龙头项目入闽,又带动了大批服务型企业与之对接配套,加速了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渗透融合。 

       物流仓储,是泉港区受联合石化辐射带动最明显的服务业,规划建设的五大物流园区已经吸纳85家物流企业聚集。继泰山石化建成投产泉州首个化学品保税仓库后,上月初,郑州商品交易所在我省指定的首个甲醇期货交割仓库又落户泰山石化并投入运营。 

      “我省虽不是甲醇主产区,但甲醇期货交割仓库落户,将帮助企业规避现货价格波动频繁、波幅较大等风险,节约物流成本,并增强在甲醇期货市场的议价能力。”进驻交易所的泉州恒河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清粘说。

       同时,工程设计、安装维护、信息咨询等200多家科研服务企业、机构齐头并进。迅达石化工程公司自主研发的储罐油渣清理分离装置和油罐真空收油机,不仅回收的原油比同行业平均水平多出约30%,而且清罐的水能循环重复使用;远航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石化企业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协作服务平台,实现了政府部门、石化企业及员工、客户间的全方位在线沟通与信息共享。

       去年以来,泉港又推出现代服务业工程,确定十大类100个第三产业重点项目,加快建设一批生产性服务业中心,让更多“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寻找优势,激发民企活力

       6月,福建第三届民营企业产业项目洽谈会再结硕果,全省新形成民企产业对接合同和具备签合同条件项目1317项,投资额达7982亿元,其中69个全国民企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项目,投资额近2300亿元。与此同时,前两年对接的1881个项目,开工率超过80%,投产或投入运营454项。

       两年前,国内硅酸盐纤维板行业唯一拥有中国驰名商标的金强建材挺进长乐,投资建设金强工业园。如今,项目一期4条生产线进入到最后的设备安装调试阶段,将于年内实现投产。

      “用硅酸盐纤维板生产的轻质复合墙板隔音隔热、防水防火,而且在比加气混凝土块轻1/3的前提下,仍然保持了可靠的承重力和抗冲击性,是新型的节能环保建材。”金强建材副总经理黎忠和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国家大剧院……都有我们的产品。”

       有设在德国、日本的两大实验室作研发后盾,有建在长乐的工业园提供强大的产能支撑,金强已具备成为全球最大硅酸盐纤维板制造商的实力。

       民营经济是福建突出的优势之一,三分天下有其二。目前,全省民营经济实现的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接近70%;11600多家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实现的增加值,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70%。

       福建产业发展调结构、转方式的舞台上,民企是主角之一。但民营经济同样存在发展基础薄弱、要素聚集能力不强等短板。如何进一步立足优势,做强优势,激发民营企业科学发展的动力与活力? 

       省委省政府出政策、推举措,开展民营企业产业项目对接,着力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

       自去年技改12条和技改专项行动计划实施,到今年初以来出台进一步促进工贸企业稳定增长“6+5”政策、工业转型升级六大专项行动,“技术改造”都成为推动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词。 

       受益于技改,去年,金纶高纤在长乐众多民企中率先实现年产值破百亿元,成为纺织千亿产业集群中的领军企业。董事长郑宝佑说:“目前,三期、四期技改项目同时上马,引进中国纺织设计院大容量国产聚酯直纺专有技术和德国巴马格纺织卷绕设备,工艺最新,单线产能世界最大。”两期合并一期,产量规模倍增,每年新增差别化涤纶纤维50万吨,金纶高纤瞄准了年产值150亿元的更高目标。

        补齐短板,政府部门的服务可以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自2011年省经贸委与香港应科院签订推进闽港技术转移的合作框架协议以来,三元达通讯已在省经贸委牵线搭桥下与香港应科院对接了4个4G研发项目。“携手应科院,企业的研发周期缩短了,成本降低了,而且技术、产品更适应市场的需求。”三元达政企部高管张伟华说,“国家即将发放4G牌照,三元达的4G技术提前占据了竞争优势。”

       福建民企,正在这片孕育发展的沃土上演绎科学发展的时代新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