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应对外贸企业施以援手
  • 发布时间:2013-5-8 15:30:30 来源:上海金融报
  •     面对外贸企业困难,各级政府应及时施以援手,帮助外贸企业走出生产经营低谷,保护好民族品牌工业。

        媒体报道,进入2013年来,人民币升值高歌猛进,汇改纪录频繁刷新,外贸企业利润不断被“蒸发”,生存再度受到威胁。2013年4月26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出6.2208高价,再次刷新历史高点,升值幅度超过0.45%。今年前4个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累计升值0.7%。对外用美元结算,意味着利润直接缩水0.7%。而由于通货膨胀造成国内人工工资、原材料价格等上涨幅度较大,纺织等外贸出口企业遭受人民币“外升内贬”双重挤压,出口大面积受创,不少外贸企业转型困难,生产难以为继,只得采取转行或向内地和国外迁厂等方式,来规避经营困局。外贸企业发展前景不仅事关社会就业和中国经济发展,更直接关系到国家出口创汇能力。面对外贸企业困难,各级政府应及时施以援手,帮助外贸企业走出生产经营低谷,保护好民族品牌工业。 

        首先,应支持外贸企业调整生产结构和实现产业升级转型,重振民族工业雄风。政府部门应牵头对外贸企业进行一次全面深入的市场调研,摸清全国外贸企业家底,对外贸企业生产进行分类排除,根据国际市场要求提出科学的结构调整方案,将部分国际竞争能力弱的外贸企业或产品调整为内贸生产,专门做好满足国内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为扩大内需作出贡献。同时,政府应设立产品创新奖励基金,帮助企业淘汰落后产能,鼓励外贸企业进行新产品研发和产品升级,形成新的产业竞争链,顺利实现产业升级转型,不断提高出口产品品质,扩大国际市场份额。 

        其次,对外贸企业实行出口退税等优惠政策,帮助外贸企业度过难关。各级政府要树立长远发展眼光,消除盲目追求政绩行为,在外贸企业面临内外双重经营困局的状况下,要时刻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坚决克服“杀鸡取卵”的短期行为,更要深知外贸企业是我国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扩大就业和增加税收、创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社会作用,从而对外贸企业实行“放水养鱼”和“先予后取”政策:一是继续实行“出口退税”等优惠税收政策,消除外贸企业后顾之忧,减轻企业出口税收负担,提高产品出口竞争能力;二是对外贸企业迁往内地建设新厂在征地、审批等方面简化手续,减免相关税费,使企业能顺利建好厂并及时投产,尽快形成生产竞争力。 

        再次,创新外贸企业贷款方式并实行优惠利率政策,降低融资成本。外贸企业目前处于生产低谷期,经营利润薄,尤其一些企业由于受到国际市场行情影响,生产出现不正常状态,在申请贷款上形成不利局面。银行部门应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把扶持外贸企业发展当作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提高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力、扩大社会就业和改善民生的政治任务来抓:一是建立信贷帮扶责任机制,对产品有国际市场竞争潜力、需要重点帮扶的外贸企业建立专门信贷支持机制,把信贷措施落实到位,由各级政府将支持成效纳入业绩考核,对支持成效突出的银行实行奖励。二是探索贷款发放方式创新,除原有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抵押贷款外,大胆推出订单质押等贷款方式。银监部门提高外贸企业不良贷款容忍度,切实突破贷款难关。三是简化贷款审批手续,实行优惠利率贷款,减免中间收费环节,切实减轻企业融资负担,增强企业资金实力。 

        最后,央行要掌握好汇改时机并把握好节奏,让外贸企业顺利挺过汇改艰难期。汇率改革事关人民币走向世界并让中国经济顺利融入世界大潮,不实行汇率并轨,中国经济没有出路。然而央行在推动汇率改革过程中,要具有科学高超的驾驭能力,要充分考虑我国外贸企业实际情况,掌握汇改时机,把握好并轨节奏,适当放缓汇改步伐,给外贸企业预留产品升级和企业转型的足够空间,使外贸企业逐步增强汇改适应力:一是对外遏制人民币升值过快势头,让外贸企业敢接国外订单、多接国外订单,确保汇率波动幅度能承受,提高出口创汇能力。二是对内控制货币发行量和银行信贷规模过快增长,抑制通货膨胀,使外贸企业能够切实降低人工、原材料等生产经营成本,提高扩大生产的积极性和出口产品质量,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