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香港即将迎来回归祖国25周年。25年来,香港不断焕发蓬勃生机,长期繁荣稳定,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功。尤其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为香港发展带来重大机遇。 2019年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实施,从全局高度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擘画蓝图,“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之下的湾区建设,开世界未有之先例。3年多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粤港澳三地和有关部门积极作为,有力有序推进各项工作,粤港澳合作步步走向深入,大湾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不负众望取得显著成效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蹄疾步稳,不负众望,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效。”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研究员、珠海市政协委员万喆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细数了3年多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四方面斐然成绩—— 一是高质量发展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底色”。3年多来,大湾区经济呈持续稳健增长趋势。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约12.6万亿元,进入世界500强企业达25家。 二是高水平开放是湾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3年多来,粤港澳大湾区已发展成为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高地。在进出口方面,2019年大湾区进口额达67551亿元,出口额达77081亿元;2021年,上述两个数字分别增长至75377亿元和88751亿元,3年增幅分别为11.6%和15.1%。截至2020年,前海蛇口、南沙和横琴三个自贸片区在投资开放、贸易便利、金融创新、粤港澳合作、政府管理体制等领域形成了584项改革创新成果。广东自贸试验区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 三是科技创新是大湾区建设的动力。创新综合能力方面,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2021》报告显示,“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继续位列全球第二。发明专利方面,粤港澳大湾区2020年发明专利公开量36.59万件,为东京湾区的2.39倍、旧金山湾区的5.73倍、纽约湾区的7.85倍。粤港澳科技创新资源加快集聚,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影响力显著增强。 四是“软”“硬”双联通是促进区域经济共同发展的“润滑剂”。3年多来,粤港澳三地坚持基础设施“硬联通”和规则机制“软联通”并举,加快推动市场一体化进程。香港地区、澳门地区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这是港澳在治理过程中得出的宝贵历史经验,也是“一国两制”实践走向更大成功的必然要求。 “3年多来,粤港澳大湾区经济之所以能飞速发展,核心是正确的战略引领和强有力的政策支撑。”万喆说,从2019年先后发布的《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到日前印发的《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为粤港澳合作以及中国推进制度型开放提供了重要平台载体。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国际经济与贸易系主任魏浩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建设成果的取得对助力中国高水平开放意义深远,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贸易便利化、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创新和吸引人才集聚,有利于中国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有利于建设高水平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新平台。 把握新机遇扛起新使命 今年以来,利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新发展机遇接踵而至:1月,RCEP正式实施;2月,大湾区被确定为国家级工程“东数西算”8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之一…… 万喆表示,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的结合与对接区,是国家全面承载生产、分配、流通、消费运行过程,衔接供给需求体系、连接国内外市场的重要平台。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开放的制度环境、完备的产业体系、良好的创新土壤、成熟的资本市场,将使其成为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最佳纽带。 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香港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将承担怎样的新使命?魏浩认为,放在更高的格局来看,香港将大有作为:一是把握RCEP机遇,打造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支撑区。一方面,基于香港经常作为解决“一带一路”建设项目投资和商业争议的服务中心等优势,大湾区下一阶段可以举办与共建“一带一路”主题相关的各类论坛或博览会,支持粤港澳加强合作,共同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另一方面,依托港澳的海外商业网络和海外运营经验优势,大湾区应把握RCEP实施带来的发展机遇,推动区内企业联手“走出去”,引导区内企业适应区域市场更加开放的环境、更加充分的竞争,以更高水平开放促进大湾区更深层次改革、更高质量发展。 二是抓住“东数西算”机遇,发挥数字经济领军企业带头作用,积极推动“数字湾区”建设。未来,数字经济将对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发展发挥基础性和引领性作用。下一阶段,首先,大湾区要让西部的算力资源更充分地支撑区域内部的运算,为大湾区数字化发展赋能。其次,大湾区应依托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发挥腾讯、阿里等数字经济企业的带动作用,采取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地区之间的数字创意产业合作,可覆盖动漫游戏、网络文化、数字文化装备、数字艺术展示等各个领域。最后,大湾区要继续努力提升数字技术水平,将数字技术应用在教育服务、医疗卫生、电子商务以及旅游休闲等多个领域,积极推动“数字湾区”建设。 三是依托大湾区中心城市资源优势,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因此,粤港澳大湾区下一阶段可以依托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等中心城市的科研资源优势和高新技术产业基础,聚焦联合打造一批产业链条完善、辐射带动力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在促进通信技术、智能机器人和生物医药等产业发展的同时,要重点关注新能源汽车等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增强大湾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