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海关总署发布今年第一季度外贸进出口成绩单,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8.47万亿元,比2020年同期增长29.2%。其中,出口4.61万亿元,增长38.7%;进口3.86万亿元,增长19.3%。与2018年、2019年同期相比,今年一季度外贸进出口额分别增长25.3%和20.5%。这组数据意味着中国外贸继续保持去年下半年以来持续向好的势头,为全年外贸实现“量稳质升”的目标开了一个好头。 多因素成就“开门红” 在国新办同日举行的一季度进出口情况新闻发布会上,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表示,外贸进出口实现“开门红”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是全球经济贸易恢复性增长,二是中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三是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 “作为‘三驾马车’之一,净出口对拉动中国经济强势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余淼杰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去年同期,疫情对中国出口的冲击较大,随着中国经济持续恢复,今年一季度外贸实现了低基数上的高增长。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季度外贸快速增长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政策,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恢复,形成了强大的供给能力。二是外贸企业竞争力增强,新冠疫苗接种人数的增加坚定了市场信心,企业能够及时抓住订单。三是一些国家采取措施刺激经济发展,带动了需求恢复。 据海关统计,一季度中国对外贸易顺差为7592.9亿元,扩大690.6%。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赵萍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贸易顺差扩大近7倍,一方面是中国出口供给能力持续增强,去年实现了连续10个月的正增长;另一方面是中国贸易创新步伐加快,出口结构不断优化,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实现高增长,提升了出口额。 今年一季度与去年四季度相比,中国进出口下降7.1%。对此,李魁文分析,这是因为中国的春节假期在一季度,假期因素使得外贸进出口规模往往与上年四季度相比偏低。 稳定增长仍任重道远 中国外贸不仅有量的稳定增长,更有外贸质量、效益的逐步提升。李魁文表示,一季度外贸增长的质量、效益主要体现在四方面:一是民营企业活力进一步增强,成为外贸进出口增长最主要拉动力量。二是中西部地区外贸表现活跃。三是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更为密切。四是高水平开放平台带动作用明显。 白明表示,疫情在全球蔓延客观上为海外客户进行了订单调整,将更多订单转给供应稳定、交货可靠、质优价美的中国企业,这一趋势疫后仍会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与此同时,中国积极实施《贸易便利化协定》,推进双边和区域自贸协定,发展中欧班列,外贸发展有着更强的韧劲和空间。总之,中国外贸以内部确定性克服外部不确定性的能力在显著增强。 “未来一段时期外贸增长趋势有望维持,但具体走势还需进一步观察。”李魁文表示,今年以来中国外贸保持恢复性增长态势,积极因素继续增多。但目前全球疫情有所反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且去年二季度中国进出口基数显著抬高,外贸稳定增长仍然任重道远。 余淼杰认为,今年中国外贸可以保持良好增长势头,进出口将总体呈现大幅上升趋势。随着中国积极扩大进口,外贸顺差可能有所下降。 “今年外贸发展的积极因素继续增多,总体形势仍将向好,外贸进出口将保持恢复性增长。”赵萍表示,从今年全年来看,外贸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她建议外贸企业不断创新发展,努力优化出口产品结构,进一步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善用跨境电商、市场采购、保税维修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打造外贸出口新亮点;建议政府相关部门继续保持外贸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为外贸企业抢抓市场机遇提供足够的支持,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办好国家级展会,为外贸企业提供更好的公共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