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届广交会近日闭幕,大会组委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本届广交会累计出口成交1911.84亿元人民币(折合310.51亿美元),环比下降2.01%,同比下降12.64%。境外采购商与会18.81万人,比第114届减少0.81%,比第113届减少7.23%。
对比前几届广交会的数据,这一展会采购商、成交额“双降”已经成为趋势。广交会新闻发言人、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副主任刘建军在闭幕发布会上表示,本届广交会的背景是“国际经济复苏步履艰难,我国外贸下行压力加大”。业内人士认为,广交会的成交情况不是判断外贸形势的唯一依据。目前来看,完成去年制定的增长目标,依然谨慎乐观。
外需不振
业内人士认为,广交会成交额的下滑无疑反映出我国出口形势的变化。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汪巍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重点出口市场都经历着需求不振。“欧元区仍然处于复苏当中,经济增长缓慢,国内消费没有明显增长,购买力较低,估计要到复苏强劲的时候自华进口才会有明显增长;美国市场对中国的大宗商品出口又设置了大量的贸易障碍。”
在商务部研究院外贸所副研究员张海源看来,广交会成交额的下滑属于自然趋势。“分析外贸形势时通常要考虑的国际市场形势、汇率等几个因素都在影响我国出口,本届广交会总体环境跟前几届相比没有明显变化。”“具体来说,人民币汇率的波动虽然总体对我国出口利好,但频繁的波动会让企业无法准确把握形势,增加出口顾虑,进而影响其短期行为。”张海源具体指出。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白明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广交会期间接的单大体要在今后2~3个月内履约,基本上反映出到年底之前外贸企业的日子好不好过。不过,广交会的成交情况不是判断外贸走势的唯一依据。“目前来说,对完成去年指定的增长目标还是有信心的,但属于谨慎前提下的信心”。
商务部日前发布的《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4年春季)》分析称,2014年世界经济复苏势头趋于改善,中国经济开局平稳,中国外贸具备实现稳定增长的条件。在外部环境不发生大的变化的情况下,2014年全年中国进出口有望保持相对稳定增长。
仍有亮点
即使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导致成交额连续下滑,业内人士认为,作为中国第一大展的广交会在海外历来享有盛誉,其重要的商品交易平台作用不会被否认。“无论大型企业还是小型企业,只要与中国出口企业有较多业务往来,都对广交会非常重视。”汪巍说。“伴随着中国改革的深入,广交会的确面临着新的竞争环境。但政府对广交会的支持力度很大,短期内广交会的地位仍然很难撼动。”张海源补充道。
张海源建议,要看到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对外贸的传统手段和渠道的影响。“国内几个大的电商平台每天都在经营着海外业务。在有些行业,电子商务带来的冲击甚至是颠覆性的,展会这种传统方式带来的成交额出现下滑也是自然。”
新兴业态汹涌来袭,广交会也在努力迎合潮流。近几届广交会上,旨在打造“365天永不落幕的广交会”的电子商务平台受到越来越多的采购商的青睐。“这个平台反映了广交会努力调整自身、利用新一代技术手段巩固自身作用的努力尝试。如果能够妥善培养,相信它也会给广交会带来新的生命力。”张海源说。
广交会上,面向非洲、中东欧地区等“非传统市场”的出口企业的不俗表现也引起了分析人士的注意。“近年来非洲国家经济增长率维持在5%左右,如果中国产品适销对路,可以在这片市场赚得利润;此外,中东欧国家与法国、德国的情况大有不同,它们的经济增长形势更好,而且对中国的高技术、机电产品有旺盛的需求,我国企业应该及时抓住这一时机。”汪巍建议。 |